你有多久没好好“玩”过一次了?
孩子们背负着繁重的课业,没有时间玩;大人们紧张地忙碌着工作,没有精力玩。“玩耍”听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动词,实际却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。
其实,玩耍也是一种养生方式。专家教你把健康“玩”出来。
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、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 汤永隆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测评部主任 肖震宇
人们普遍玩得不够
玩是人类的天性。多项研究证实,自由玩耍有助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、创造力、智力等,并积累应对挫折、克服困难的经验。
对成年人来说,自由玩耍同样重要。适当玩耍,有助减轻焦虑和压力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孩子们玩得不够
曾几何时,孩子们的游戏非常多。男孩热衷踢足球、玩弹球、滚铁环、跳山羊……女孩则喜欢跳皮筋、跳房子、过家家等。可如今,孩子们玩的主要就是电子产品三件套——电脑、平板电脑、手机。
不少家长认为,应该限制孩子的玩耍时间,让他们参加 “有价值的”学习活动。这使得很多孩子越变越宅,身体活动严重不足。
一些与城市化相关的因素也导致青少年不愿从事身体活动,比如交通拥堵、空气污染、缺少公园、绿地和体育娱乐设施等。还有些生活在治安状况欠佳地区的青少年,常会担心户外活动时遭遇暴力、犯罪行为,导致他们的户外活动量相当不足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81%的11~17岁青少年缺乏身体活动,少女比少男情况更严重。
成年人玩得不够
成年人生活节奏快,玩的时间也大多被工作占据。
2017年2月,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通报称,全球约23%的18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。在高收入国家,26%的男性和35%的女性缺乏身体活动。
缺乏玩耍时间,不仅导致体能下降,还容易加剧成年人的疲劳感、孤独感。
电子类游戏无法代替户外玩耍
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、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汤永隆认为,玩包括“玩耍”和“游戏”两类。
“玩耍”更自由,多在户外,社交性较强,有较多人际互动,玩的过程中能观察和调控别人的情绪。
“游戏”则多有规则性、逻辑性强,通常社交性、人际互动较弱。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测评部主任肖震宇指出,现在孩子玩的电子类游戏,即使是体感类游戏,活动范围也超不过红外或蓝牙的工作距离。
电子游戏的规则限制性强,一般都是由开发游戏的程序员事先设定好的。电子游戏虽然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和其他玩家在线交流,但人际互动的功能较弱,无法观察到对方的神态、体姿,在沟通时缺少非语言信息,这会导致孩子的社会交往训练不足。
爱“玩”增加长寿几率
“爱玩”并非是不务正业的表现。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,自由玩耍都能增进人的身心健康,增加长寿几率。
1
增强社交技能
孩子:自由玩耍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,如协商沟通、遵规守信等。
成人:在打球、户外运动等活动中,用很多非语言信息沟通可增加亲密感。
玩耍有助增进人际关系,有机会和别人进行互动。在遇到更大压力时,这种亲密的关系能够提供帮助和情感支持。
2
激发创造力
孩子:嬉戏打闹有助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成人:在工作中遇到瓶颈,有时也是思维局限所致。玩耍中限制少了,有助激发创造性,解决工作上的难题。
3
缓解压力
自由玩耍没有时间、空间的局限,没有既定规则约束,能使身心最大限度放松,神经科学上称作“社会缓冲效应”。
肖震宇表示,户外的玩耍不依靠电子设备,能提供一个异于办公场景的环境,可给大脑休息减压的机会,加上游戏中的人际互动,能增进同事之间的理解与交流。
现在,越来越多公司开展团队建设或团队拓展,都选择到户外游玩,原因就在于此。
4
改善大脑功能
在北京市奥运村附近的几个社区,中科院心理所开展了老年人认知评估与干预的项目,用来发现早期老年痴呆症并进行及时干预,取得了不错的成果。
干预手段主要是各种游戏,有要动脑的,如“思维接力赛”,有要动手的,如太极拳等。老年人经过为期六周的身心综合干预后,大脑前额叶和内侧颞叶系统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,该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。因此,户外玩耍可改善大脑功能,是有科学依据的。
玩耍有3大原则
那么问题来了,闷在家里太久的孩子和闷在办公室太久的大人,一旦走出户外,到底该怎么玩?
在国外,从孩子到老人,都有丰富的玩耍活动。
德国:根据国家规定,德国学生每年有150天假期,假期主要活动就是亲近自然的旅游,地点多在公园、牧场、农庄等。
美国:美国人喜欢利用周末整理花园、带宠物玩耍,或者一家人驾车去乡间兜风、野餐。
日本:日本政府倡导老人退休后重拾兴趣爱好,开办了各类兴趣班,比如插花班、围棋班、舞蹈班等,还鼓励他们去环游世界、支教等。
大阪有个“大妈组合”享誉全日本,组合里全是50岁以上的女士,她们身着艳丽、时髦的服装载歌载舞,自己快乐,也给别人带去愉悦。
专家们提示,除了玩得开心外,还要会玩,应注意以下三原则。
原则1
玩得开、有互动
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,玩耍最重要的是“玩得开”,也就是游戏涉及的活动空间尽量大些,无论对身体还是大脑的训练都有好处。
玩耍中,一定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,尽量增加表情、动作等非语言沟通。
汤永隆表示,玩耍要尽情,不要有太强的规则性,想玩就去玩,以快乐始,以快乐终。
原则2
注意安全
肖震宇表示,老年人和孩子玩耍时尤其要注重安全。
老人:心脑和血液系统负荷不能太大,尽量不要进行对抗性的游戏。
孩子:孩子们玩游戏也不宜太激烈,避免“疯过头”。“合作优先,对抗第二”是安全原则。
原则3
多样性
汤永隆表示,如有条件要尽量保证玩耍的多样性,有更多朋友参与。
青壮年的游戏要有一定的挑战性,太平淡的游戏会令大家参与热情不高,可以有合作、有对抗。
昆明看风湿性关节炎那家好点
安顺的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医院
钟山风湿性关节炎哪家医院较好
艾条可以治风湿吗
轮椅马拉松,用手划出属于自己的精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