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风湿医院哪家好

立秋分三候: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

  


【导读】 中国南方在立秋前后,还是夏暑之时,因而中国医学把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。

8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—立秋,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;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,天气由热转凉,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。送夏迎秋,你准备好了吗?

立秋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
到了立秋,梧桐树开始落叶,因此有“落叶知秋”、“一叶知秋”的成语。从字形来看,“秋”字由“禾”与“火”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

立秋到了,并不是意味着秋天的气候也已经到了。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“候平均温度”,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,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。

中国南方在立秋前后,还是夏暑之时,因而中国医学把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。

立秋分三候: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

凉风至: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,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。

白露降: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。

寒蝉鸣: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。

立秋习俗

01

啃秋

立秋当天淄博有“啃秋”的习俗,说是在立秋这天要“啃西瓜”,据说啃秋不会长秋痱子。

而立秋这天,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——人们觉得立秋后,早晚天气变凉,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,因此立秋后就尽量不再吃西瓜。

02

吃水蜜桃

在临沂市乡村,立秋这一天有“摘蜜桃、吃蜜桃”的习俗,预示着日子越过越甜蜜。立秋当天,勤劳的果农们都要领着一家老小,到桃园里亲手摘下成熟的蜜桃,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。这天摘的蜜桃很有讲究,要选择又大又红的蜜桃。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,比一比谁摘的蜜桃中看又好吃。

03

吃“渣”

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“渣”,并有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”的俗语。这种“渣”是做豆腐或豆浆滤除的碎豆渣,人们把这些豆渣入锅加点碎菜叶合着再煮,临出锅的时候点几滴醋,豆渣就会松散的结块,这豆渣做的豆腐脑吃起来嘴巴里沙沙的,不像豆浆点出来的豆腐脑嫩。

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,这种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。这种豆渣中因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,具有清洁肠胃和预防肠癌的功能,现在被视为保健食品了。

04

忌洗秋澡

立秋尚在末伏,天气仍然炎热,特别至中午时,俗称“秋老虎”。但莱西、即墨等地立秋忌这天到河里洗澡,说立秋洗澡,身上要长秋狗子(扉子一类的皮肤病)。

05

咬秋

在山东,立秋还有包饺子的风俗,老百姓都称之为“咬秋”。立秋当天,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,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,上面插上三炷香,祈求“立秋”过后五谷丰登。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,剁肉馅包饺子,全家人围在一起“咬秋”。老人们喜欢把五谷杂粮分别弄一点包成饺子,第一个咬到哪种粮食,就预示这种粮食丰收有望。

06

贴秋膘

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称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相比。因为人到夏天,本就没有什么胃口,饭食清淡,两三个月下来,通常体重都会减少一些。所以秋风一起,人们应该多吃点肉食,补充下夏天的亏虚,“贴秋膘”由此而来。

北京、河北一带普通百姓家在立秋这天都要吃炖肉,还有人家吃白切肉、红焖肉,以及肉馅饺子、炖鸡、红烧鱼等。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,都会排起长队。讲究的文人墨客名伶有“要吃秋、有爆肚”之俗,吃爆肚有养脾胃之功效。

07

吃清凉糕

在黔东南市民的心里,立秋吃西瓜、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。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,倒在碗里,待第二天早上,结成一整块。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,然后切成小块,撒上白糖、醋、薄荷,清凉爽口、酸甜开胃。

08

吃“福圆”

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。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,子孙会做大官,而且龙眼又称为“福圆”,所以有俗谚: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。

09

秋社

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始于汉代。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。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,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。宋时秋社有食糕、饮酒、妇女归宁之俗。在一些地方,至今仍流传“敬社神”、“煮社粥”。


黔南哪的医院看风湿性关节炎好
专家解析:为什么强直致残率高?
黔西南风湿性关节炎专业医院
中医专家解答:针灸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
玉溪 风湿免疫医院告诉你关节炎怀孕要注意的三大事项
花溪有名的风湿医院

贵阳强直医院

贵阳强直医院大楼

贵阳强直医院是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... [详细]

联系电话:0851-85505541
医师无休坐诊:8:30-17:30

坐诊医生

  • 魏琳琳
  • 魏琳琳|主任医师
    主治范围:风湿免疫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系统性血管炎

在线问诊平台

点击关闭